一、誰會主動驗屋?責任歸屬的初步總覽

買方、賣方(建商)、承包商與驗屋公司的角色差異

在房屋買賣或交屋過程中,「驗屋是誰的責任」並沒有單一、絕對的答案,因為責任劃分會受到契約約定、交易型態(預售或成屋)、以及當地法規與慣例的影響。一般而言,驗屋最直接的需求來自買方:他/她希望在接收房屋(或付尾款)前確認屋況,找出瑕疵以便要求修繕或作為談判依據;所以從動機與權益保護角度看,買方應主動安排或委託第三方驗屋公司進行檢查,這樣才能在交屋前取得客觀的技術報告。然而,實務上建商(賣方)也可能在交給買方前自行做一次自檢或請監造、承包商做收尾確認,目的在於降低交屋糾紛與提升整體滿意度;不過此類由建商主導的「自檢」其客觀性可能不如獨立第三方。承包商與施工團隊在工程完成後則負有工務品質與保固責任:若驗屋報告指出的問題屬於施工缺失,承包商仍需依合約或保固條款負責修繕與賠償。最後,驗屋公司本身是技術服務提供者,負責用專業方法檢測並出具報告;但驗屋公司並不替買方或建商承擔法律上的最終責任(例如結構安全的法律認定),因此驗屋公司提供的是技術證據與建議,能協助各方釐清問題、分級優先處理與形成修繕方案。

綜合來看:買方通常為主動發起方(它是保護買方權益的第一道防線),建商/賣方與承包商則負有修繕與保固義務(當問題證明屬於施工或材料瑕疵時),而驗屋公司則提供客觀專業的檢測報告與技術意見。買方若不主動驗屋,事後要證明缺陷在交屋前就存在會困難許多;同樣地,若建商在合約中承諾交屋品質且雙方在合約內就交屋標準、驗收程序與保固做明確約定,則責任落點也會更清楚。這裡的重點是:驗屋是一個證據蒐集與風險管理的過程,誰主動、誰簽契約、誰在合約中承擔哪些義務,會決定「驗屋是誰的責任」的實務答案。接下來我們會逐步分解在不同情境(預售、成屋、仲介居中、公共設施)下責任如何具體劃分。

二、預售屋與成屋的責任差異:誰該做驗屋?

契約條款與行政程序如何影響驗屋與責任劃分

預售屋與成屋在驗屋責任上的差別很大。預售屋通常在施工或接近完工階段簽訂買賣合約,交屋時間與使照、竣工驗收等行政程序密切相關,因此合約常會約定特定交屋條件(例如「以使照核發為交屋前提」或「交屋前建商須完成特定修繕」)。在預售屋情況下,買方應特別留意合約中的交屋標準、保固期間、以及發現瑕疵時的救濟方式。雖然買方仍然可以委託第三方驗屋公司在交屋前進行檢測,但若使照尚未核發或公共設施尚未完成,某些項目可能無法完全檢測,或必須拆分為「預交屋檢測」與「正式交屋驗收」兩階段。建商在預售階段通常負有結構與主要工程責任,若驗屋發現屬於結構或主要工程的問題,這些應該由建商或其承包商負責修繕與保固。然而,若某些缺失是買方自行裝修或進場後造成的,那麼責任則不在建商。

成屋(已完工並可立即交屋或已有人居住過的房屋)則情形更直接:買方在交屋時通常會做一次完整驗收,驗屋報告能直接作為交屋文件的附件,一旦雙方確認交屋,再簽署交屋確認書,交屋後若在保固期內出現問題仍可依保固條款要求修繕。成屋的待處理瑕疵若是施工不良或設施設備故障,承包商與建商應負責;若是買方改裝或自行移除的部分,責任則由買方承擔。總之,預售屋的驗屋因行政與施工尚未完全收尾,責任劃分可能較複雜且需要更多文件、時程協調;成屋驗屋比較能在交屋當下完成技術檢測與契約結算。因此在兩種情況下,買方與其律師或仲介應該在合約中清楚約定驗屋時程、驗收標準、缺失分類與修繕責任,以免日後責任歸屬模糊。

三、驗屋公司能承擔什麼責任?技術報告的界限與價值

驗屋不是終局判斷,而是專業技術證據供各方使用

驗屋公司在房屋交易中的角色是「技術服務提供者」:透過目視檢查、儀器量測(濕度計、水平儀、電路測試器、紅外線熱像儀等)、以及紀錄(照片、影片與量測數據),產出可供買方、建商或第三方法院、仲裁機構參考的報告。驗屋公司的責任主要包括:以合理專業能力執行檢測、如實記錄發現、並在報告中說明檢測方法與局限性。重要的是,驗屋公司一般不會替買方或建商承擔法律責任(例如保證房屋未來不會出問題),除非驗屋合約中有特別約定或驗屋公司有明顯疏失(例如重大疏忽或虛偽報告),否則其責任主要停留在技術與合約範圍內。

在實務上,驗屋報告的價值體現在幾個方面:

一、提供客觀證據:包含照片、測量值與技師專業意見,可作為後續與建商協商或法律程序的關鍵資料;

二、分級建議與修繕優先順序:幫助買方判斷哪些瑕疵需立即處理、哪些可列入保固或觀察;

三、降低資訊不對稱:讓買方在交屋或簽約時不再僅憑建商口頭說明評估房屋品質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驗屋公司的報告通常會在報告中說明檢測局限,例如未拆除地板或牆面就無法檢視內部管線,或某些問題需藉由更深入鑑定(如結構鑑定)才能判定。因此,買方在使用驗屋報告與建商協商時,應理解哪些項目是驗屋公司能直接判斷並能要求立即修繕,哪些項目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工程鑑定或由承包商進一步確認。

若驗屋公司在檢測過程確有重大過失(例如未依合約使用儀器、伪造數據或遺漏明顯缺失),買方可依消費者契約或民法求償,但這類情況相對少見,多數爭議仍是圍繞在瑕疵是否屬於工程責任或材料問題,而非驗屋公司本身的責任。因此選擇有執照、經驗豐富、且能提供完整原始檔案(照片、影片、原始儀器輸出)的驗屋公司,是保障報告證據力的第一步。品質驗屋公司建議:在委託驗屋前,先確認服務範圍、報告樣式、是否包含原始檔案提供、以及若發現重大缺失是否提供後續協調或陪同復檢等附加服務,以便在發生爭議時有足夠支援。

四、驗屋發現瑕疵後誰負責修繕?標準流程與文件化要點

從通知、要求修繕到復檢:一步步保障買方權益

當驗屋報告指出瑕疵,接下來的關鍵是「誰負責修繕」以及「修繕的時程與品質如何確認」。通常流程如下:

第一步,買方將驗屋報告以書面(Email、掛號信或合同附件)形式送交給賣方或建商,正式提出修繕要求並保留往來紀錄;

第二步,建商或承包商應在合理期限內回覆(例如 7~14 個工作日內),提出修繕計畫與時程;

第三步,雙方簽訂修繕協議(或由原買賣契約中之保固條款做依據),協議內應明確列出修繕項目、負責單位、完成期限、修繕標準與驗收方式

;第四步,修繕完成後由原驗屋公司或雙方同意之第三方技師進行復檢,確認修繕品質;

第五步,如修繕不符合標準,買方可要求重修或行使契約上其他救濟(例如減價、賠償或解除契約,視情況與契約條款而定)。

誰付修繕費用,通常依瑕疵的性質而定:若是施工不良、材料不符或品質問題,修繕費用應由建商或承包商負責;若是買方在交屋後自行改裝造成的問題,則由買方負責。此外,保固條款也是決定分擔與義務時間的重要因素:多數新屋會有一定期間的保固(例如結構保固、設備保固、一般瑕疵保固),保固期間內建商需負責相關修繕。要注意的是,若買方在交屋時簽署了放棄某些權利或明示接受現況的文件,未來主張某些瑕疵時可能會受限,因此在簽署交屋確認或對保文件前,務必先解決驗屋報告中的重大項目並把修繕條件寫進文件。

文件化是整個過程的命脈:所有溝通(驗屋報告、建商回覆、修繕協議、復檢報告)都應以電子或書面形式保存,並確保原始影音檔案保留,以備日後申訴或訴訟使用。如果建商拖延或拒絕處理,買方可以先向消費者保護機構申訴、申請調解,或在必要時由律師出具律師函、甚至進入司法程序。值得強調的是,良好的驗屋報告與清楚的契約附件,能在大多數情況下促成建商迅速且妥善的修繕,避免走到法律程序,這也是為何驗屋被視為購屋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工具。

五、實務建議與行動清單:如何確保驗屋責任落實?

選對驗屋公司、寫對契約條款、做好證據保存三大要點

為了在實務上把「驗屋是誰的責任」轉化為「誰要負責處理並如何處理」,品質驗屋公司建議三大要點:

一、選對驗屋公司;

二、將驗屋結果納入契約或交屋附件;

三、完整保存證據並按流程追蹤修繕。選對驗屋公司意謂著挑選能提供完整報告(高解析照片、影片、原始儀器數據)、有分級系統(重大/中度/輕微)、並能協助復檢或陪同驗收的公司。報告應清楚說明檢測範圍、採用儀器與方法,以及檢測局限,否則在與建商協商時,報告容易被質疑。在契約上,建議把重要項目寫成附件:包括驗屋時間點、驗屋公司名稱、報告納入契約附件的聲明、以及建商對重大缺失修繕的時限與責任歸屬。這些書面處理能避免簽署交屋時被視為「放棄權利」。

以下是具體的行動清單(建議步驟):
1. 在簽約或交屋前預約專業驗屋公司,並在委託書中明定檢測範圍與報告交付時限。
2. 驗屋完成後立即把報告送達建商並要求書面回覆修繕計畫(建議 7~14 日內回覆)。
3. 若建商同意修繕,簽訂補充修繕協議並約定復檢標準與時程;修繕完成後邀請驗屋公司復檢並出具復檢報告。
4. 若建商拒絕或拖延,保存所有證據並諮詢律師,必要時由律師發函或申請消費調解。
5. 在署名任何交屋或放棄性文件前,務必確認重大問題已被處理或在文件中保留對應條款。
6. 對於承包商或裝修方的後續保固,要取得書面保固資料與聯絡方式,並保留所有發票與檢修記錄以便追溯。

最後,提醒買方:驗屋並不等於完全免責,而是把潛在風險轉化為可操作的案件與可追溯的證據。若您正在準備驗屋或已收到驗屋報告但不確定接下來該如何處理,品質驗屋公司可以提供從現場檢測、報告撰寫、至協助與建商協商與復檢的一條龍服務,幫您把責任與修繕流程落實到位,降低未來糾紛的發生機率。請參考下方 CTA 聯絡我們,我們將依您的個案提供客製化建議與後續協助。

品質驗屋公司
驗屋是誰的責任?讓我們幫您釐清並落實處理。
我們提供驗屋、報告、修繕協商與復檢服務,從技術到文件完整支持您的權益。

常見問答(FAQ)

快速解答買方最常問的驗屋責任問題

驗屋發現重大問題,建商不理怎麼辦?

+

第一時間保留所有證據並以書面通知建商,若建商仍不回應可委託律師發函或向消費者保護機構申訴;同時可請驗屋公司出具技術聲明或安排第三方鑑定,強化後續程序的證據力。

驗屋公司能否替我要求建商修繕?

+

驗屋公司主要提供技術報告與建議;有些公司也提供協調或陪同復檢服務,可協助買方與建商溝通,但法律上的強制力仍須透過合約或法律程序落實。

免責聲明:本文提供一般性資訊與實務建議,非法律意見。實際個案應依買賣契約、相關法令與主管機關規定,或諮詢律師與專業人員為準。品質驗屋公司提供技術檢測、報告與協助服務,但不替代官方核發或法律裁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