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缺失輕微、工班即時到位、文件簽核一路順暢,理論上 3~7 天內可完成。但「一天交屋」多半須無防水疑慮且文件先行備齊,否則風險過高。
預售屋驗屋到交屋要多久?時間軸、甘特表與節點談判一次懂
最常被問的問題:從預售屋「驗屋」到「交屋」到底要多久? 真實答案不是單一天數,而是由六個節點與資源甘特共同決定。時間會受工班檔期、天候(是否可淋水/雨後複驗)、公共區協作與文件簽核速度影響。本文用雜誌級單欄排版與互動元件,提供可操作的時間軸、響應式表格與範例甘特,讓你以「條款+標準+節點」主動管理交屋進度。
一、先講結論:常見時程區間與影響因子
常見區間:7~21 天,平均約 10~14 天
以品質驗屋公司的實務經驗,預售屋從第一次「工程查驗(預驗)」到「完成複驗並點交」,大多落在7~21 天之間,落在10~14 天的情況最多。為何不是一天?因為驗屋不是「看一看」而已,而是需經過:檢測→列清單→三方會勘→修繕→複驗→文件簽認→撥款。每一步都要有輸出(數據、位置、照片、條件),才推得動下一步。若你問「最快多久?」我們的回答是:「取決於修繕與文件速度」,而不是單純檢測的那一天。
決定時間的四個主因
(1)缺失分級與工法難易:窗框導水、浴廁防水收頭、地坪空鼓等,若為系統性缺失,修繕期會拉長。(2)天候:防水相關建議以淋水/雨後複驗驗證,遇雨季排程需預留。(3)公共區協作:屋頂、外牆或立管牽涉管委會/社區管理,需文件與排程。(4)文件簽核:會勘回覆單、扣留/保固同意書、複驗報告與點交文件,若簽核迴路多,時程自然增加。
重點: 時程=技術+天候+協作+文件。用條款把「達標→撥付」的條件寫清楚,天數自然好談。
二、驗屋不是一天:從預驗到複驗的證據鏈如何建立
預驗:把風險數據化與定位化
預驗的目標不是挑毛病,而是建立一套可複驗的證據鏈。我們以熱像儀、含水率計、淋水測試(10–15 分鐘)、空鼓錘、雷射水平儀、插座線序/接地測試器與負載模擬等工具,將缺失以平面圖座標+貼紙編號+照片編碼+讀值截圖對位。這些資料會匯成「修繕清單+工法建議+驗收標準」,其後所有時間安排都以此為準。
會勘與修繕:讓工班與標準對齊
預驗後 1~5 天內安排三方會勘(建商/承包商+買方/仲介+驗屋公司),確認工法與材料、制定完成期限,並把驗收標準寫在回覆單上:例如「窗框導水孔暢通+淋水 10–15 分鐘無滲+含水率回測達標」、「RCD 跳脫測試通過」、「地坪空鼓率降至某比例以下」。沒有標準的修繕,很容易在複驗時反覆拉扯。
複驗:對比基準,決定撥款或扣留
複驗不是「大概看看」,而是逐項對照預驗基準檔,重做相同測試並紀錄條件差異。達標者在點交文件簽認;未達標者以扣留/保固承諾或展延機制處理。雨季則加入「雨後複驗達標即解除扣留」的條款,避免時程被天氣綁死。
三、何時會延長?天候、公共區與工法的三大變項
變項一:天候與雨後複驗
防水類缺失(外牆、窗框、陽台、屋頂、浴廁)常需雨後複驗才能確認改善效果。若遇連日無雨或連日大雨,時程都會受影響:前者難安排雨測,後者難以進場修繕。建議在合約或會勘回覆單加入:「雨後複驗達標即解除扣留」,並允許先行完成其他項目點交。
變項二:公共區域需要管委會協作
預售屋雖多在建商端協作,但若牽涉社區共用設備或公共區(屋頂、機房、立管),仍需管理單位配合。此時可用管委會會議紀錄+排程+責任切結做為替代文件,讓你的自家戶能先行完成點交,公共區另案追蹤,避免整案卡住。
變項三:工法難度與材料等待
有些缺失需要拆除重作或材料等待(例如局部外牆修補、窗框重新收邊、浴廁防水重做),工期必然拉長。建議把高風險(安全、止漏)列為交屋前必達;中低風險納入保固清單與期限管理,採兩段式撥付即可兼顧時程與品質。
結論:先交屋不等於放棄品質。用條款把「達標→撥付」、「未達標→扣留/展延/保固」寫清楚,就能靈活面對變項。
四、直式時間軸:驗屋→會勘→修繕→複驗→點交→撥付(六步驟)
每一步都要有輸出,才推得動下一步
Step 1|條款先行(T-14~21)
在簽約/斡旋寫入第三方驗屋、修繕/扣留/保固條款、複驗/雨後複驗窗口、未達標處置與時程。
Step 2|工程查驗(預驗)(T-10~14)
熱像、含水率、淋水、空鼓、線序/接地、負載模擬、風量等;建立基準檔(座標+照片+讀值)。
Step 3|三方會勘(T-7~10)
缺失分級、工法與材料、驗收標準(含水率上限、淋水時長、接地/線序合格)、完成期限與責任人。
Step 4|修繕與存證(T-3~7)
工班進場;完工照、材料與工法紀錄;公共區另以會議紀錄+排程管理。
Step 5|複驗與點交(T日)
逐項複測對比基準檔;達標者簽認點交;未達標續留扣款或展延/保固承諾(雨後複驗條款)。
Step 6|撥付與追蹤(T+0~3)
文件齊備即部分/最終撥付;保固清單與複驗紀錄建檔,必要時設定再次檢視時間點。
提示: 拍照與讀值請標註時間、環境條件與儀器型號;沒有紀錄的檢測,等於沒有發生。
五、可對齊的里程碑與文件:文件=撥款開關
里程碑對照:技術、文件與金流一次到位
里程碑 | 技術重點 | 驗收標準/證據 | 文件輸出 | 金流/決策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工程查驗(預驗) | 窗框導水、浴廁防水收頭與坡度、地坪空鼓、線序/接地 | 淋水10–15分鐘+含水率回測、插測合格、空鼓率界線 | 修繕清單、基準檔(座標+照片+讀值) | 與建商確認處置與時程 |
三方會勘 | 工法/材料與期限協商 | 標準寫入回覆單(如RCD跳脫、導水孔暢通) | 會勘紀錄、回覆單、責任切結 | 同意修繕與複驗排程 |
修繕完成 | 完工照與材料紀錄 | 必要時先做雨前淋水替代 | 完工存證、公共區排程 | 進入複驗 |
複驗與點交 | 對比基準檔逐項複測 | 達標/未達標清楚標註 | 複驗報告、點交文件、扣留/保固同意書 | 部分或全額撥付;未達標續留 |
雨後複驗(若有) | 外牆/窗框/屋頂/陽台/浴廁 | 雨後再測含水率/目視滲漏無異常 | 雨後複驗紀錄 | 解除扣留、釋放餘額 |
一句話總結:文件是撥款的開關。把標準寫進文件,天數就能被合理控制。
六、響應式甘特表:不同情境的時程與資源配置(範例)
三種情境的參考時程(實際仍依工班/天候/文件而調整)
任務/天數 | Day 1–3 | Day 4–6 | Day 7–9 | Day 10–12 | Day 13–15 | Day 16–21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工程查驗(預驗) | ■■■ | |||||
會勘與回覆單 | ■■ | |||||
修繕與存證 | ■■■ | ■■■ | ||||
複驗與點交 | ■ | ■■ | ||||
雨後複驗(若需) | (候雨) | ■ | ■ | |||
撥付與交屋 | ■ | ■■ |
符號說明:■代表可能占用的作業天。此表為示意,實務會依缺失分級、工法難度與文件簽核速度調整。
FAQ|預售屋驗屋到交屋要多久的常見問題
行動服務|品質驗屋公司
想把「預售屋驗屋到交屋要多久」的時間不確定,變成可控的節點管理嗎?交給我們:預驗→會勘→修繕→複驗→點交→撥付,一條龍交付,文件與數據一次到位。